返回

第115章 来了,来了,美人儿来了 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

首页
关灯
护眼
隐藏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

赵与芮等的就是他这句话,故意犹豫了片刻,最后咬牙道:“有船就能赚钱,凭我的本事,肯定养的起。”

史弥远立刻道:“鄞县、奉化、象山三县,可不负担。”

这三县的知县都是他指派的心腹,言外之意,这三县不担负水军钱粮。

水军开支是个无底洞,史弥远肯定不会让心腹们去干这种事。

赵与芮又道:“能不能让李宗勉知定海县,杜杲知慈溪县。”

这是他第一次向史弥远要一把手知县位置。

之前皇帝开口,问他外判需要什么,赵与芮想了半天,没敢要知县。

因为他知道,宁宗可以做主给他钱,帮他身边提拨一些心腹,但是想要知县这种主官,得过史弥远这关,与其向宁宗要,不如直接向史弥远开口。

若没有水军这件事,史弥远肯定要想,你一心赚钱,要知县干嘛?

现在赵与芮要水军,地方就需要供应钱粮,最好知县是自己人,不然不肯配合,拖拖拉拉,钱粮供应不上,最终还是要来麻烦史弥远。

史弥远皱了下眉,魏王外判,他一下子换了三个知县,已经是非常夸张的事,现在魏王又要再换两个,庆元府六個县被换五个?

他其实非常为难,但,这是魏王难得求他。

魏王语气非常谦逊,用了‘能不能’三个字。

见史弥远犹豫,赵与芮只好道:“算了算了,一下子换五个知县,确实不妥。”

看到赵与芮好像有点失望,“臣尽力吧。”史弥远也没把话说死,他想捧赵与芮为皇帝,自然也不愿意轻易得罪赵与芮。

“杜杲是谁?”史弥远问。

魏了翁、李宗勉这些人都是魏王府官员,史弥远可以理解,但杜杲,连他都没听过。

赵与芮道:“其父杜颖,是个官二代,他现在海门盐场,他与李宗勉是好友。”言外之意,李宗勉推荐的。

赵与芮门下几个官员,李宗勉官最小,正八品,但当知县也勉强够格,关键他以前从来也没反对过史弥远,毕竟级别不够,没资格出现在朝堂上。

史弥远对他自然没印象,更没注意赵与芮说了个官二代的名词。

但说到杜颖,史弥远就记起来了:“做过江西提点刑狱,后任户部郎中。”

史弥远点点头,应该没有杜颖发生过什么不好的事,杜颖死于1209年,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人,那会史弥远刚刚掌权,两人没什么交集。

“水军你要多少人?”史弥远这时又问。

赵与芮道:“人不重要,最重要是船,我想要大船多点,最少得弄个十艘八艘吧,毕竟想跑海贸。”

史弥远笑道:“船大用的人手就多。”

“老臣与吴英(许浦水军统制)商量下,给魏王均个几艘船,臣估计,最多也就一千人左右。”

“多谢丞相,多谢丞相。”赵与芮喜不自胜,有点手舞足蹈:“这下本王可以赚大钱了。”

史弥远微笑看着赵与芮,他很喜欢赵与芮一门心思赚钱的模样,但又隐隐总觉得哪里不对劲?

但此时赵与芮不过十五岁,在史弥远眼中就是个半大小子,身边魏了翁和李皇也才是从五品的中层官员,且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